城市黄昏 City Dark 刘瑾

现藏于时间机器影像中心

尺寸:98×124
年代:2006
版号:4/10

刘瑾的《受伤的天使》系列展现了一个被各种想象和欲望分割的城市,社会变革所带来有形的物质空间不断地用现代化的墙擎天而立,无形的人文心理空间则进入墙崩瓦解的危机。传统都市空间的消失不仅仅是物理建筑空间的消失,实质上是整个文化与历史空间的消失。新的城市由不同的动机、目的、手段和建筑材料堆砌起来,人们生活在断裂与非连续性的空间中,个人与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突,一种莫名的悲哀和令人窒息的压力油然而生。狭小的个人空间,腐化的社会风气,陌生的人群,无法释怀的压力最终变成了一种伤害,受伤的天使在城市上空俯望,时而落在庞大楼宇的脚手架上,时而悬吊于巨大的铲车上,时而驻留于名胜遗迹中,对于个体来说,期望肉体征服城市的钢筋水泥是一种不可及的幻想,但这成为艺术家自我救赎的心灵体验。艺术家带着迷惘的悲调,用身体对抗着物质化的进程,用身体的温暖去呼吸物质最冰冷的部分。

天使是侍奉神的灵,受神的差遣去帮助需要拯救的人类,传达神的意旨,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。自西方宗教神话诞生以来,天使的形象不断地丰富。守护天使、死亡天使、火炎天使、爱之天使、光明天使、乐园天使、黄道天使、和平天使……天使已深入人们的记忆中,成为美好的化身。最令人感动的是文德斯《柏林苍穹下》中的天使,天使站在教堂顶端,胜利天使像旁,以俯视的角度和悲悯的情怀体恤人间,超越了宗教的关怀与哲学的慰藉。西方的天使形象在刘瑾的作品中不断的出现,从《798工厂——受伤的天使》(2005)、《孤独的天使》(2006)、《城市的黄昏》(2006)等作品中,天使似乎成为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主线。在他的作品中,洁白的羽翼沾满了鲜血,天使的寓言感性的演绎着,天使的故事在城市化所带来的大废墟中被重写,他成为一种超越历史,超越能指迷宫的历史所指。天使既是隐喻也是转喻,刘瑾作品中的天使转向了中国当下的历史现实,走向观念的精神寄所,成为艺术家内心深处感受的代言。将自己装扮成天使的刘瑾似乎想要追寻一种“纯精神”的状态存在,在历史中重探被遗忘的宗教清泉,展现了一种集体信仰的需求。他在时空中穿梭于城市,栖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,从一个故事走向另一个故事。


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
您可能会喜欢